1 概述
近几十年来,尽管得益于国家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中国施工企业的成长非常快,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行业产值增长幅度不同步,不只前者远低于后者,且呈持续下滑的趋势。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所致?主、客观原因有什么?就施工企业的角度而言,应该从管理机制,主如果本钱管理机制和办法上探寻缘由,有针对性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2 施工企业产值收益比较
2012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净收益、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8.38%和28.55%,建筑业上市公司主营收入亦同比增长12%,但毛利率却持续下滑,净收益同比降低了57%。建筑业上市公司与沪深两市其他上市公司相比,毛利率水平不到其他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一半,净利率更是低得惊人,平均净利率只有3.07%,与国内股市上大部分行业板块的9%以上的净利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2012年,全国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097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27.5%;完成竣工产值4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全国建筑业企业盈亏相抵后,达成收益总额1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7%,但产值利率仅为2.88%。
3 本钱管理必要性
施工企业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粗放式管理与收益空间不断缩减的矛盾。大家都知道,因为施工企业数目海量,“僧多粥少”,一直以来激烈角逐甚至恶性角逐的情况和态势还将持续下去,加之施工商品事实上缺少“优质优价”的机制,施工企业要想存活下去,进而可以获得有水平的进步,取决于其本钱管理水平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的施工企业的存活和进步偏重于“开源”,过于依靠规模的扩张,这种进步模式很难为继。之所以很难为继,一是国家着力实行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法的转变,倾力塑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的政策,基本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办法会逐步淡出,施工企业规模扩张式的存活和进步基础会逐步弱化;二是三十年来爆炸式增长的施工企业的数目使得施工市场的角逐愈加激烈,假如本钱管理水平不可以够适应市场的需要,施工企业将没办法存活;三是累积了三十年经验的投资者(不论是国有投资还是民营资本投资)日趋成熟,投资的效益意识日趋增强,剔除通货膨胀原因的施工商品“造价水平”日趋减少;四是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和规范,施工企业获得效益的传统途径愈加少,愈加窄,以至于逐步丧失。与所有些企业一样,施工企业的存活和进步取决于是不是有效益,效益的来源无非是开源与节流,综上的原因剖析,施工企业以后的效益源泉应更偏重于节流,也就是本钱管理,“低本钱策略”将是施工企业的不二选择。
4 本钱管理与信息化
中国绝大多数大中型施工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年代的国有企业,因为历史的、机制是什么原因,真的拥有基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本钱管控机制和科学合理步骤本钱管理办法的企业并不多,本钱管理总是仅仅体目前单一的工程项目层面。本钱核算不系统,层次低,核算出的本钱信息价值低。
本钱核算的目的,是施工企业获得每个管理层级、每个管理软件对项目管理结果的信息,以此信息决定后续管理的机制、手段、办法。本钱信息,本质上讲也是一种生产资源,同劳务、材料物资、施工机械设施等等一样,其获得是需要本钱的。信息经济学理论觉得,对信息的需要是由于预期信息所带来的收益要大于获得信息支付的本钱。近几十年来,施工市场容量大,初期施工企业数目相对不多,因为“资质”准入规范的限制,施工市场一定量上还存在“卖方市场”状况,以致施工企业为了迅速扩张,常见使用了粗放型经营策略,不想也没“必要”分配管理资来自于本钱核算工作。伴随市场角逐程度的进步,施工企业现代公司规范改制的逐步完成,施工行业的进步也到了相对成熟期,策略重点转向了风险管控为核心的内部管控,以强化、规范、科学内部管控为抓手着力提升竞争优势。
很多学者提出了本钱策略管理的定义。美国学者John K.Shank和Vijay Govindarejin在《创造角逐优势的新工具策略本钱管理》提到:策略本钱管理是服务于企业策略的开发与推行,从策略高度对企业本钱结果与本钱行为进行全方位知道、控制和改变,从而寻求企业长期角逐优势的一种本钱管理方法。还有两位美国会计界著名的教授库拍和斯拉莫特觉得:策略本钱管理是企业运用一系列本钱管理办法来同时达到减少本钱和加大策略地方的目的。而本钱管理就是策略本钱管理的要紧一环。当某一项目信息本钱大于信息收益,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加大本钱管理是不经济的。但,从企业本钱策略的角度来看,从一段较长的时期来看,企业拥有完整的信息体系产生的收益将远大于暂时支出的信息核算本钱。因此,施工企业不看重信息价值,忽略本钱核算工作,将在长期角逐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只有推行本钱策略,逐步打造信息资源优势,才能适应策略进步的需要。
5 本钱管理思路
在施工企业,狭义的本钱管理指的就是项目本钱管理,是以施工合同法人主体组建的项目经理部为核算主体,以工程项目为核算对象的本钱计划、控制、核算、剖析和考核等的一系列行为。项目本钱管理的基本目的是在施工合同工期内、在安全生产和工程水平符合国家强制性规范及合同需要的首要条件下,使实质本钱支出低于本钱计划。
5.1 本钱计划
本钱计划由工程项目的管理部门(项目部)编制,编制的依据是标准本钱;标准本钱是针对特定的实物工作量,根据本钱要点基于生产要点的市场价格编制的定额。本钱计划不止是工程项目量化的支出标准,还包含各种施工组织、技术策略等,是施工企业拓展本钱管理的起点。
5.2 本钱控制 本钱控制是指项目部和每个管理层次、每个管理软件,基于本钱管理中的职责定位对实质本钱发生施加影响的行为,对人力、物力和各项支出等形成本钱的要点进行监督、调节和限制的行为。提前预防、准时发现和飞速纠正偏差,从而把各项成本控制在计划本钱的预定目的之内,是项目本钱管理中不确定原因最多、最困难、最琐碎和冗杂、最基本,也是最为要紧的管理内容。
5.3 本钱核算
本钱核算是项目部根据国家法规的有关规定和上级管理部门的需要,对实质发生的本钱进行归类记录、计算、登记,并与本钱计划、项目营业收入进行比对的本钱管控行为。本钱核算的目的:一是为了计算项目的盈亏;二是为了准时发现实质本钱偏离本钱计划的状况,为飞速纠偏和改变本钱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5.4 本钱剖析
本钱剖析是将项目实质本钱与计划本钱进行比对,与对比对的结果查找问题、拟定对策的行为。本钱剖析目的就是全方位检查与考核本钱变动的状况,将计划本钱与施工项目的实质本钱进行比较,系统研究本钱升降的各种原因及其产生是什么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探寻减少项目施工本钱的渠道,以进一步改进本钱管理工作。同时,本钱剖析也为将来的本钱预测与编制本钱计划指明方向。
5.5 本钱考核
本钱考核是项目部的上级管理部门将它实质发生的本钱与计划本钱、营业收入进行对比的行为。在项目施工本钱管理的过程中或结束后,都要按期或按时依据项目完成计划本钱和盈亏的状况,给予责任者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只有奖罚有据、分明,才能有效地调动每一位职工完成目的本钱的积极性,为减少施工项目本钱和增加企业的积累,做源于己的贡献。
6 本钱信息化管理
6.1 管理需要
有了本钱管理思路,施工企业还需要有一套现实可行的本钱管理工具。现在,国内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开始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建设和应用。但大多数企业的问题都在于以进销存为代表的现有信息化工具主要适用对象为一般工商企业,其最基本功能在于满足企业购销存及相应财务核算的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最关心的工程本钱和效益缺少应有些关注和控制,不可以为一线施工管理职员所学会和用,这很大限制了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要让信息化管理真的在建筑施工企业落地推行,就需要因地制宜地依据本钱计划、控制、核算、剖析、考核的控制需要针对工程管理整理信息化管理软件。
6.2 系统构建
为了满足以上管理需要,广州市政工程修理处结合施工行业特征,在现有信息化技术水平下形成以下本钱信息化管理软件:
从上图可以看出,修理处本钱信息化管理软件由三个子系统构成:业务管理子系统、财务会计子系统、经济核算子系统。其中,业务管理子系统通过OA审批达成本钱的计划功能,在本钱计划基础上通过本钱预算分解为合同和按合同需要严格支付,达成本钱控制功能;财务会计子系统通过NC模块达成本钱归集分配等财务会计功能;经济核算子系统通过工程台账、收益、资金核算表达成剖析、考核等经济核算功能。
业务管理子系统及财务会计子系统均可依托现有进销存系统予以达成,但经济核算子系统需依据需要单独开发,现就经济核算子系统做重点介绍。
6.3 经济核算子系统
6.3.1 部门收益核算表
按部门、按规定的预算项目每年初记录一个全年预算数,用于部门收益核算。
按部门、按规定的预算项目每会计期间记录一个调整数,用于调整部门收益的实质数。
按部门给出收益核算表,主要包含:预算数、账面数、调整数、实质数、完成率;分大全表与明细表展示。
6.3.2 项目收益核算表
按工程项目、按规定的预算项目每会计期间给出工程的价值核算表。
项目收益核算表分:大全表与明细表展示。
6.3.3 部门资金核算表
按部门、按规定的预算项目记录各成本项期初资金结余。
按部门、按规定的预算项目每年初记录一个全年预算数,用于部门资金核算。
按部门、按规定的预算项目每会计期间记录一个调整数,用于调整部门资金的实质数。
按部门给出资金核算表,主要包含:预算数、账面数、调整数、实质数、完成率;分大全表与明细表展示。
6.3.4 以项目管理为目的项目管理台账
按工程项目展示其收入、本钱、成本及收付款、应收应对等状况。
6.3.5 所有表的实质数部分能穿透联查数据来源状况。
6.4 管理用途
集预算管理、经济考核、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运营数据剖析和管理于一体,多维度为集团决策层、企业管理层、项目推行层提供经济管理所需决策数据。通过强化预算控制管理,加大对营运管理过程的本钱控制和营运管理成就的评估测算,打造了各类工程盈亏平衡控制反馈机制,为投标经营工作积累和提供参考决策信息。
从资金、收益两个侧面,近110个经济属性维度,对单项工程、项目群、基层单位、集团公司进行全方位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控。
110个经济属性基本涵盖了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所有方面,并可依据管理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其中,37个属性用于单项工程管理,结果反映项目直接毛利;65个属性用于企业管理,反映账面收益;除此之外,依据集团管控需要,设置了8个调整指标,用于对经营者进行绩效核算。
■
经济核算表披露预算数、账面数、核算调整数、实质完成数、完成率等五项内容,便于对集团、企业、单项工程的各项经济属性进行全方位的掌控,达成集团企业的多层次、互联网化、全覆盖的动态控制。在达成资源配置的计划性、工作监督的有效性、风险防范的可控性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步。